小可愛們,又見面了。在護士資格證的考試中,輸液反應是非常重要的內容,包括原因、表現、處理以及預防都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內容,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吧!
類別 |
輸液反應 |
發熱反應—最常見 |
1.原因:致熱物質(輸液器);液體變質;未遵守無菌操作原則。 2.表現:發冷、寒戰及發熱,輕癥體溫38℃左右;嚴重體溫高 達40℃,伴惡心、嘔吐、頭痛、脈速等全身不適癥狀。 3.處理:輕者可減慢輸液速度或停止輸液,嚴重應立即停止輸液,與醫生聯系。 4.預防:檢查藥液質量,輸液用具包裝及滅菌日期、有效期;嚴格無菌操作。 |
循環負荷過重 |
1.原因:輸液過快,過多;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。 2.表現:輸液中,突然出現呼吸困難,咳粉紅色泡沫樣痰,肺部可聞及濕啰音。 3.處理:端坐位腿下垂,濕化(20%~30%乙醇)給氧(6~8L/min)打嗎啡; 快強心速利尿,茶堿血管擴張藥;扎四肢慢放血,病因誘因速去掉。 4.預防:嚴格控制滴速及輸液量,對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密切觀察。 |
空氣栓塞—最嚴重 |
1.原因:導管內空氣未排盡;連接不緊,漏氣;拔出深靜脈導管穿刺點封閉不嚴密;加壓輸液、輸血時無人守護;液體輸完未及時更換藥液或拔針。 2.表現:空氣阻塞在肺動脈入口。輸液過程中,病人感到胸部異常不適或胸骨后疼痛,呼吸困難、發紺、伴瀕死感。聽診心前區聞及持續響亮的“水泡聲”。 3.處理:停止輸液,通知醫生搶救;取左側臥位和頭低足高位;高流量氧氣吸入;有條件使用中心靜脈導管抽出空氣;嚴密觀察病情,及時對癥處理。 4.預防:檢查輸液器,排盡空氣;加強巡視,及時更換藥液。輸液完畢,及時拔針。加壓輸液,專人守護;拔出導管,封閉穿刺點。 |
靜脈炎 |
1.原因:長期輸注高濃度、刺激性較強的藥液;放置刺激性較強的塑料導管時間過長;未能嚴格執行無菌操作。 2.表現:沿靜脈走向出現條索狀紅線,局部紅、腫、熱、痛,可伴畏寒、發熱。 3.處理:患肢立即停止輸液;抬高并制動;局部用95%乙醇或50%硫酸鎂熱濕敷;超短波理療,中藥外敷。 4.預防:嚴格無菌操作;刺激性的藥物充分稀釋再用,放慢滴速,防止外滲。有計劃更換輸液部位。 |
同學們,輸液反應的知識考查比較細致,但我們可以把握特征性的表現和措施,原因和預防其實是一一對應的,你發現了嗎?
此外中公醫考舉辦的2022年第一次全國護士資格摸底考試正在進行中,還沒參加測試的同學,快來掃碼參加吧!
下一篇:最后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