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際傳播也稱人際交流,是指人與人之間進行直接信息溝通的一類交流活動。這類交流主要是通過語言來完成,但也可以通過非語言的方式來進行,如動作、手勢、表情、信號(包括文字和符號)等。人際傳播可以分成個人之間、個人與群體之間、群體與群體之間三種形式。
直接的人際傳播不需要任何非自然的媒介。因此,人際傳播簡便易行,不受機構、媒介、時空等條件的限制。所以在健康教育的傳播活動中,人際傳播是廣泛應用的基本傳播形式。就傳播活動中信息的發出者和接受者而言,在同一次人際傳播活動中交流的雙方可以互為傳播者和受傳者。由于人際傳播中反饋及時,所以雙方的交流也就更充分。相對大眾傳播而言,人際傳播的信息量比較少、覆蓋的范圍比較小、傳播的速度也比較慢。在一定時限內,人際傳播的信息覆蓋的人群遠不及大眾傳播。在人際傳播活動中,特別是在多級的人際傳播活動中,信息容易走樣。
人際傳播可應用于很多方面,比如(1)講課:指健康管理師充當“教師”,主要通過語言和文字的方式,向目標人群傳達健康知識、信息、技能,啟發目標人群的健康意識、動機的過程。
(2)同伴教育:所謂同伴,指的是年齡相近、性別相同,或具有相同背景、共同經驗、相似生活狀況,或由于某種原因使其有共同語言的人,也可以是具有同樣生理行為特征的人(如孕婦、吸煙者、吸毒者、某種疾病的患者)。
(3)演示與示范:是教育者結合教育內容,采用實物或模型,進行實際操作演示,使教育對象學習掌握規范的操作步驟的教育方法。
上一篇: 2022年健康管理師備考知識|常見慢性病
下一篇:最后一頁